聲望層級障壁下的有限改革策略 ──回應林國明教授〈十二年國教入學制度的問題與改革〉

李重志(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研究員)

   十二年國教漫畫

【十二年國教,怎麼做會比較好?】
圖片來源: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allen12313/post/1324529392

標榜「免試升學」、「高中均優」的十二年國教,在2014年匆促上路,籌辦期間爭議不斷,直至6月20日第一次免試分發放榜前後,社會爭議仍未稍歇,尤以基北招生區(包含台北市、新北市以及基隆市)的家長尤烈。各界抨擊有之、辯解有之,而欲在既行基礎上,調整技術細節,使其回復原良善利益正軌的評論與對策,亦在所多有。其中,林國明教授在部落格「巷仔口社會學」正式發表〈十二年國教入學制度的問題與改革〉 一文,引起高度關注。本文提出些許觀點,以為回應,盼使討論接續,以為在民間形塑相對於官方決策網絡之公共議題空間,盡一分力。

林國明教授的宏論,清楚地指出首屆十二年國教入學制度的亂象,並提出可行的解決策略。其發前人所未見者,在於清楚指明當前社會「學校聲望層級」現象。筆者認為,此實為討論十二年國教不可不察之背景事實,改革策略亦必依此事實而為對應設計。振奮佩服之餘,提出下列幾個觀點呼應:

●現階段,可行的改革手段只能在學校聲望層級內模糊

一、林文提出兩個因素:「成績競爭原則」以及「社會心理的聲望層級」,打敗了「免試、無壓力、模糊排名」的制度原始設想。目前爭議以及提出的對策多半仍集中在成績競爭原則下的「是否公平?」而較少討論到「學校聲望層級」。本文認為:不論是否採行林國明的兩個改革策略,下階段改革者真的必須考慮「學校聲望層級」現象:現階段,可行的改革手段只能在學校聲望層級內模糊,至於學校聲望層級間的障壁是無法突破的,此乃上個世代的傳統遺留,也正好是這群「決定孩子志願序的家長」賴以取得現今地位的始點。想要突破必須召喚更大政治經濟動能,絕非教育技術枝節所能操作。

●客觀上,沒有「學校均優」這回事

二、再改革的策略,如果能在認識論上順此務實思維,切割戰場打有限改革,反而更能貼近十二年國教的原始理想。十二年國教一直低調存在的使命是「就近入學」,但都被「比序」、「名額」等喧譁聲所淹沒了;至於教育部與教育團體,則在一開始搬出「均優質」來搪塞。如果我們能承認「學校聲望層級」存在,就知道「均優質」根本是離題的回答:不管縣市教育局處信誓旦旦某某學校這幾年進步多少,已經優質,家長才不管官員所說的,就是要他孩子填「父母認為最好的學校」。同理,如果將「均優」當作十二年國教可以實施的前提,「教育部沒有等到高中均優,就實施十二年國教」,這種說法,也是不知所云。客觀上,沒有「學校均優」這回事;更重要的,我們本來就不期待、也不應期待每個學校都辦得一樣「優」(「優」,是什麼?)。

●「30分鐘通學圈」的構想:每招生區僅留第一志願,以招生區即為學區,以考試入學;其餘各校,則依照學區分發入學,免試免比序

三、真正的關鍵還是在「就近入學」。國教的基礎,不管是九年還是十二年國教,都是在就近、便宜的學習資源,這些都是經濟因素,而不是品質因素。學校「內部的」教育品質之提升,必須要在「外部的」教育資源充分供給下,才可以說是國民教育發展的正途,否則只是興辦明星學校而已。我認為「就近入學」的標準在於30分鐘通學圈。這30分鐘,不管是走路、騎車、乃至坐校車,都要使台灣大部分地方的學生在此時間範圍內可以達到他的學校。偏遠地區或是以大學區為招生範圍的高職類科,則以學校宿舍解決。若沒有公立學校,可以特約私立校比照公立收費標準代用,提供需求。「30分鐘通學圈」範圍內的學生有便宜的高中職資源可以就讀,這就是國教。在這裡沒有比序,直接分發,學區入學,真正免試。

四、上面這法子的確不能回應基北區菁英家長的焦慮。但亦如林國明教授所針對的基北區家長的焦慮提出對策,在這裡,筆者也呼籲:若以國民受教權為優先考慮,有益於全體國民之制度,僅因一地之特殊因素而無法配合,何不其他可行地區先行辦理?一國兩制又如何?目前早已「一國15制」。「就近入學」這原則把持住,各縣市教育局檢視轄內資源分布,條件成熟者自可開始實施。那為著種種理由而抗拒如基北區者,自可延後,保留基測PR入學制度。事實上,筆者並非以敵視菁英心態,而是基北區有著其他縣市所無法比照的基礎:一個四通八達的捷運以及公車系統,是以地理區位、經濟資源產生變化,「就近入學」要素在此下降。想解決基北區家庭的焦慮,還需要另外的策略。

五、基北區,或者其他招生區,可不可以嘗試思考:「每招生區僅留第一志願,以招生區即為學區,以考試入學;其餘各校,則依照學區分發入學,免試免比序」。亦即,首先確立人人都有學校可念,但人人都有機會去爭取建中北一女名額(基北區),考不上者,回來自己學區就近入學。沒有太多規則花招,雖然還殘留「成績競爭」的現象,但,由於各招生區只有一校可以考試,名額大幅縮減,升學壓力雖仍強,但受影響者少,且為圖個機會,願比服輸。而成績雖非頂尖但也很好的學生(4A),四散各校,幾年內各校水準也隨之提昇,同時大學繁星入學計畫亦擴大辦理,給予偏鄉地區社區高中更多機會。換言之,十二年國教,可以在「就近免試分發入學」以及「自願考試遠距入學」這句對聯上,緩解大部分爭議與壓力。當然,很多國內外案例指出,社區的經濟結構勢將影響當地高中教學品質,但,這仍有待都市整體資源的衡平,非教育部門所能獨任。

六、當「中學教育」已成了「家長焦慮」時,改革者不該「見弊欣喜」意圖痛打當局,反而提出背道而馳,短多長空,挖「東名額補西名額」的對策,或是走上強化分數差異,磨豆子磨死孩子的路數。大家都苦,社經地位高的家長有喊得震天的焦慮,中下階層家長有更多、更深層、說不出、沒人理會的焦慮。就這點而言,教育部把好好的十二年國教的理想,好好的素材,煮成這一道難以入口的菜,是很大的失敗。

以上淺見,拋磚引玉,就教於方家。

(本文收稿日期2014年7月7日。小標題和黑體,是本刊所加,並經作者確認過。)

2 thoughts on “聲望層級障壁下的有限改革策略 ──回應林國明教授〈十二年國教入學制度的問題與改革〉

  1. 回應網友:(facebook.com/kenny.lin.98284)

    其實簡單講,您說的沒錯!本文正是以為:「回對去年決策初始,政立兩院便不應該在現條件下強推『如此浮誇不實,到頭來還是在挑剔學生』的、『以高中為本位,而非以國民就學權為本位』的十二年國教。」

    不過呢,這是十二年國教還沒上路時可以說的;而今上了路,各方意見包含拙文,僅能算是邊走邊修。而本文所提出的主張,不著眼於分發技術的操作變化,而想到基礎面談缺失補強。尤其,在這兩日已有幾個考區表態明年將取消特招的趨勢下。

    本文前兩點,呼應林國明教授主張,指明本次朝野推動十二年國教人士不切實際的認識。沒有清楚掌握現實的改革策略,不是失敗、無效或是產生後遺症,就是達成了不在檯面上宣稱的另外企圖(例如政績英雄主義)。目前二免還未結束,要論斷十二國教成敗還請稍安勿躁,本文論旨不在此,也不在替基北區以及成績前段家長幫腔。本文第三點在指出:這波國教改革的重點,不是教育內部事務,而是教育外部事務;不是教學內容品質,而是城鄉資源配置。

    是的,辦學良莠很重要,但這是另一題,請分別解決。優化高中職教學品質很好,但,別以為這樣就可以逃過「挑學生教」的侵權責任。

    然而,本文第三點仍遺留兩個問題,藉此補充:

    第一、這個主張仍是做了妥協。公部門資源分配最公平的方式當然是「學生全部依學區分發」,一如國中小入學。但,這樣的劇烈改革我認為目前做不到:社會並沒有給政務官如此強烈的支撐。同時,以我短暫幾年在第一志願高中兼課的經驗而言,所謂明星學校,並非只是學生好而已,在高中職學校教師高度自主經營的現行制度下,明星公立學校教師研發能力與成績、合作氛圍,不容小覷。除非修法讓縣市教育局有權力調動教師,讓進步教案與製程快速、強制地擴散,否則學生無差別地入學,傳統名校仍會持續幾年亮麗,光芒消退之後還有一定底蘊。既然如此,不如先妥協,讓明星保留,檔個幾年,滿足競爭慾的家長,掩護其他學校跟上。在第二以下志願無差別入學,以及鼓勵教師跨校流動、年輕化、在職進修以及學校經營改革後,各校辦學成績自然提昇。辦學績效的重要指標是大學入學,如果大學入學繁星計畫可以維持或擴大,本文以為各縣市快則三五年,慢則十年,傳統明星公立學校的「學校聲望層級」當可突破,屆時維持「保留第一志願考試入學」的權宜措施當不需要,由各縣市視其實況自定廢止時程。

    換言之,本文的構想與「繁星計畫」掛勾;同時,各縣市政府不但要注意非都會核心地區學校數量問題,更要一改向來資源獨厚前三志願學校的心態。若此兩者當為而不為,來日改革失敗非此倡議之責。

    第二,明星學區問題。本文認為,持有優勢資源者並非一日可令其喪失優勢,「公平正義」斷不可能以單一抗爭手段達成,教育改革一如其他社會運動一樣不能犯下左傾幼稚病。未來,即便如本文或其他倡議者所言高中職入學依學區,而打破的傳統明星公立高中,仍將會有依附於明星社區的「新興明星公立高中」,或是私立明星高中,一如現在的國中。這涉及到文化資本問題:地區的經濟條件,家長的經濟背景,從來不會止步於學校圍牆之外,課內課外以捐贈、問責、家長會、才藝班、親師合作或鬥爭等種種不同形式,將學校與學生家庭階級地位綁在一起。本文坦言,「因社經地位優勢而取得的不公平」在教育領域內僅能作到緩減,無法徹底減絕,正如「教育是弱勢翻身」這句話離我們越來越遠一樣,也在台大學生出身不成比例地高度集中在台北市大安區一樣。地區可能會變化,例如「出身大安區」可能會移成「出身信義區」,但終究是階級複製的問題。

    該當如何?本文在此無解。一如打破學校聲望層級需要召喚更大改革動能,這是教育改革的邊界,而期待政治與經濟的基礎改革,使得貧富差距可以縮減、技術人力市場可以維持,房貸房租之外的家用餘額可以上升等等。教育部會辯稱這不是教育部的事,是的,但下一代的成長是大家的事,中央地方政府都責無旁貸。

    另外,兩個議題:「高職」部分,由於高職必須考慮類科,其學區劃界當要納入類科考慮,與高中不同,這是技術問題可另外再議,高職類科改革也當是另一重大問題,在此不細論。至於「財政」、「學費」問題,實屬假問題。政府不論是設置公立高中(新設、完全中學或高職增設普通科),抑或是特約私立高中以為代用,不投入資源,豈能巧取改革之美名?而依教育部規劃,就算十二年國教公私立學費全免年需經費不過兩百億,劃下排富條款也不過可省25億(報載道聽塗說數字,皆待檢證),教育部拿經費有限來搪塞連藍委都聽不下去,就別提了,那不應是十二年國教的癥結重點,只是說明了政府「愛核四」更勝於「愛孩子」而已。(最後一句離題可略~)

  2. 引用通告: 【投書】教育改革何處去?-對2016新政府教育策略的簡要評析與研判 |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

發表留言